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法學緒論
Introduction to Legal Science 
開課學期
105-1 
授課對象
法律學院  法律學系  
授課教師
陳昭如 
課號
LAW1050 
課程識別碼
A01 111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法1401 
備註
法律系大二以上(含大二)不得選修,但轉系、轉學生不在此限。開放外系同學加簽10人。兼通識A5*。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士班一年級
總人數上限:1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1LAW1050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提供法學的入門性思考知識,以及批判性法學思維的訓練,探究「什麼是法律」這個必須被不斷回答的核心問題:何謂法律?法律的效力何在、如何產生效力?如何區分有效性與實效性?法律的強制性何在,強制與制裁的關係為何?如何解釋法律、適用法律、批判法律、甚至挑戰法律?作為一門導論性的課程,本課程不僅要從法的內在理論說明法學基本概念,也非常強調以批判的角度來思考法律,思辯「法律人」的意義,以及法律人在法律的形塑、實踐與再造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一般認為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在訓練法律人的思考方式(think like a lawyer),這門課程希望提供的,是訓練「批判的法律人思考方式」(think like a critical lawyer)。因此,我們也將從不同理論觀點以及群體身分來思考思考法律與社會的關係,包括:種族/族群與法律、性別與法律、階級與法律、法律與文學等等。
本課程非常著重課程的參與、獨立思考和理性的溝通對話,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其主要目的在於作為以做為法律學教育新鮮人的法律專業訓練入門,以及非法律系學生的法學通識入門。
 

課程目標
批判法律思維的訓練 
課程要求
本課程非常重視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學習,並表現在上課的學習態度、每週指定閱讀材料的掌握、課堂討論的參與、作業的寫作,最終能將學習的成果表現於期末考試的筆試測驗。

學期成績的計算為:
1. 課堂表現:10%。上課注意事項:不得使用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從事與課堂無關之用途(如:上FB、批踢踢等)。
2. 分組作業30%:針對上課所提出之分組討論題目,於指定期限內完成至少兩份作業,內容包括小組討論的內容與個人的思考。每份作業字數不得少於1000字。
3. 期末考試:6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見每週進度 
參考書目
1. 指定教科書
李太正等,法學入門(台北:元照,2014)

2. 其他參考書目
(1) Bernhard Schlink著,張寧恩譯, 我願意為妳朗讀(Der Vorleser)(台北:皇冠,2000)
(2) Richard Posner著(楊惠君譯),法律與文學 (台北:商周,2002)
(3) Larenz(陳愛娥譯), 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2006)
(4) Joseph E. Stiglitz,《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台北:天下,2013)
(5) 阿馬蒂亞.庫馬爾.沈恩,《正義的理念》(2013)
(6) 張娟芬,無彩青春(台北:商周,2004),殺戮的艱難(台北:行人,2010)
(7)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台北:三民,2005)
(8) Zygmunt Bauman(張君玫譯),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台北:群學,2003)
(9) Raymond Wacks, Law: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08)
(10) Kitty Calavita, Invitation to Law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al Law (2016)
(11) Richard Delgado and Jean Stefancic, Critical Rac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012)
(12) Robert L. Simon ed., The Blackwell Guide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2008)
(13) Andrei Marmor 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2012)
(14) Dennis Patterson ed., A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2010)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導論 
第2週
9/20  何謂法律?– 法律人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法學入門》,頁5-18、79-83。
* 顏厥安,〈自然法與實證法〉,《法令月刊》,54卷9期(2003),頁93-99。 
第3週
9/27  法律與道德及其他社會領域
* 《法學入門》,頁84-95、102-108。
* Kimberley Brownlee, Conscientious Objection and Civil Disobedience, in Andrei Marmor 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2012), 527-537
* Kent Greenawalt, Legal Enforcement of Morality, in Dennis Patterson ed., A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2010), 467-478 
第5週
10/11  在事實與規範之間
* 王鵬翔、張永健 (2015),經驗面向的規範意義──論實證研究在法學中的角色,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7期,頁205-294
 
第6週
10/18  法學中的基本概念、法律的淵源和種類
• 《法學入門》,頁18-31、111-136。
• Raymond Wacks, Law: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08), 1-35
 
第7週
10/25  法的效力與制裁
* 《法學入門》,頁31-39、137-148。
* Zygmunt Bauman(張君玫譯),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台北:群學,2003),第五章 
第8週
11/01  法的適用(一)
* 《法學入門》,頁151-169。
* Larenz(陳愛娥譯), 《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2006),頁217-275。

法的適用(二)
*《法學入門》,頁169-178。
* Larenz(陳愛娥譯), 《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2006),頁281-311
• 張嘉尹,〈法學方法與法律推理──類比推理作為法律推理的核心〉,《憲法學的新視野(一)》(2012)
 
第9週
11/08  法律體系與法律專業
* 《法學入門》,頁43-70。
* Raymond Wacks, Law: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08), 108-120
 
第10週
11/15  校定假日 
第11週
11/22  法律與社會,理論與歷史
* Kitty Calavita, Invitation to Law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al Law (2010), 116-147 
第12週
11/29  正義與不正義的面貌
* Christopher Heath Wellman, Justice, in Robert L. Simon ed., The Blackwell Guide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2008), 60-84
 
第13週
12/06  種族/族群與法律
* Richard Delgado and Jean Stefancic, Critical Rac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012), 1-18, 113-142
 
第14週
12/13  性別與法律
* 陳昭如,〈還是不平等:婦運修法改造父權家庭的困境與未竟之業〉,《女學學誌》,33期(2013),頁119-170。
 
第15週
12/20  階級與法律
* Joseph E. Stiglitz,《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台北:天下,2013),頁65-89、214-233
• 孫迺翊、郭明正,社會法,收於:台灣法制導論(2011),頁425-451。
 
第16週
12/27  法律與文學
* Richard Posner著,吳文婷譯,《法律與文學》,頁410-421
* 張娟芬,《無彩青春》(台北:商周,2004)
• Bernhard Schlink著,張寧恩譯, 《我願意為妳朗讀》(Der Vorleser)(台北:皇冠,2000)
 
第17週
1/03  學期總回顧